(通訊員 楊紅波)劉婭莉,女,本科學歷,新田縣人,金洞林場中學一級教師,24載堅守,熱血丹心,歲月匆匆,初心永駐,將滿腔的熱情無私奉獻給山區教育事業,用汗水、淚水詮釋了對教育事業的信仰和追求,為推動山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無私奉獻,師德高尚
本著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”的奉獻精神,忠誠黨的教有事業,身體力行,始終不渝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嚴格遵守教師從教“五條禁令”,以高尚的師德修養、精湛的育人藝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,塑造了一位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光輝的人民教師形象。
2011年,丈夫鄧有斌調到小金洞中學任教,她孤身一人擔當了家庭重擔,既要忙于兩個班英語教學任務又要照顧小孩還要照顧七旬老母,她無怨無悔,毅然接受了學校的工作安排。領導關心地問她:扛不杠得???她常說:事業是自己選擇的,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,就應當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師這一神圣的使命。
大愛無垠,育人有方
源于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,對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,處處以身作則,她的一言一行,如暖流,似和風,感染著老師,滲透給學生,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。
作為班主任,她一直致力于實現家校合力共育,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橋梁,多渠道建立起家校共育平臺,讓家庭和學校成為平等合作的“伙伴”,發揮家長和教師的共同作用,更好地鞏固了學校教育成果。近年,她先后為30多位學生墊付過生活費、醫藥費。193班趙嘉進,金洞萬寶山瑤族,家境貧寒,媽媽得急病去世,讓這個本來就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,其父親一人常年在外打工,難得有時間回家,每當節假期,趙嘉進無處可歸,面臨失學的風險。劉婭莉老師一方面積極向學校匯報情況,為他申請特困補助;另一方面為他墊付生活費,把他當作親人,留在家里,走親訪友也總是帶著他在身邊,讓趙嘉進感受到了家的溫暖。
2020年下期劉老師中途接管了一個比較落后的班級,一年后,在11個班級中教學質量趕超了第四名。班級經驗交流會上,她總結的班級管理“四項原則”——“建章立制、嚴防死守、三位一體、嚴慈并濟”,被學校廣泛推崇借鑒,她不斷從經驗與感悟中走向理性與科學管理,在全區全校起到了引領作用。
志存高遠,業務精湛
教學中,她一直教導學生要做胸有大志、肩有大任、行有大德的人,要有家國情懷、有責任擔當。
她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模式。把深奧的講成通俗的,把零碎的串成系統的,旁征博引,入木三分。人們都說:若想給學生一杯水,教師應有一桶水。但她卻力求創新,教會學生自己挖井,力爭盡善盡美地上好每一節課。
她把學生當作紅花,把自己當作綠葉,用綠葉的情懷編導自己的課堂,使學生個性得到了充分展現。學生的“學”和老師的“教”形成共鳴,在輕松愉悅中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。
圓夢青春,成績斐然
教好書、育好人,是她永遠的追求。因為熱愛,所以堅守一線;因為熱愛,所以精益求精;因為熱愛,所以無悔耕耘。
2016年,在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在線集體備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。在期末初三教學質量統一檢測中總是名列全區前茅,多次被評為優勝科任教師。2019年 榮獲第八輪“芙蓉杯” 競賽永州市“芙蓉百崗明星” ;2021年9月被評為金洞管理區“優秀班主任”;2022年9月被永州市評為“教書育人楷?!?。
榮譽加身,責任翻倍,榮譽的背后,是她始終如一的堅持,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堅守,是以師者之心守筑夢之道,以父母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的大愛情懷。
來源:金洞新聞網
編輯:周云濤